造血系统疾病俗称血液病,系原发于造血系统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许多其他系统有血液方面改变者,只能称为系统疾病的血液学表现。引发血液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血液病的症状与体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贫血,出血,发热,淋巴结、肝、脾大。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均可引发血液病。
1.化学因素
一些药物,如:磺胺类、青霉素类、奎尼丁、甲基多巴、头孢类等药物,可能会引起溶血;氯霉素、化疗药物、氨基比林、甲巯咪唑等可引起骨髓衰竭。接触某些有害化学制剂(如杀虫剂、苯等),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
2.物理因素
长期接触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可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影响骨髓造血。
3.生物因素
多年研究已证明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一种RNA反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EB病毒感染与许多淋巴系统肿瘤有关;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可能与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病毒感染有关。
4.遗传因素
部分血液病与遗传有关:β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细胞增多症、G-6-PD缺乏症、Fanconi贫血、血友病甲、血友病乙等疾病为遗传性疾病。一些遗传性疾病(Down综合征等)或家族中存在的遗传学异常,常伴较高的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
5.免疫因素
多种血液病的发生和免疫相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部分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也与免疫监视系统的缺陷有关。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可分为: 红细胞疾病,如各类贫血;白细胞疾病(包括: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淋巴及浆细胞疾病等),如粒细胞缺乏症,各类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止血及血栓性疾病,如血管性紫癜、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
血液病的症状与体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贫血,出血,发热,淋巴结、肝、脾大。
1.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导致贫血原发病本身表现和贫血相关症状、体征。贫血相关症状表现为: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活动耐力减退等是最常见及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黏膜颜色苍白是最常见的客观体征;呼吸循环系统表现:心悸、气促等;神经系统表现:头昏、头痛、困倦、嗜睡、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女性月经增多或继发闭经、性欲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