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过第一次,不能再错过第二次。我家在贵州,在安徽上大学,在浙江工作,现在要为四川的小朋友送去生命的火种,真是有缘,这次我不会再有遗憾。”9月6日上午,小伙王胜成功完成捐献,成为安徽省第350例、淮南市第4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二次机缘不能错过
“志愿者说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我也只是留下一份希望,没把它放在心上,根本就不会想到会遇上自己。”2017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市红十字会在淮南师范学院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正准备到食堂吃饭的经管学院2015级电商二班的王胜被志愿者递来的宣传单上的事迹吸引了,虽然没有献血的经历,但听了志愿者“今天留下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血样,以后就有可能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的宣传后,王胜没有犹豫郑重填写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同意书》,随后,他也慢慢地就淡忘了此事。
2019年王胜毕业后到了义乌一家电商企业工作,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加上刚入职不久,正赶上第一个电商大促销活动,可就在这节骨眼上,通宵忙碌的他接到了一个显示安徽合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安徽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是他的血样初配成功,问他愿不愿做后面的工作。这突如其来的陌生电话让初入社会的王胜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是遇到了骗子,“我现在正忙着,后面再说吧。”便当即挂断了电话。对方也没有再打过来。整天忙碌的王胜就认为这应该就是五花八门的骗子电话中的一个。
时隔两年的2021年6月,当王胜再次接到自称是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时,他没有怀疑和拒绝。当工作人员告诉他,他当年在淮南读大学时留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与一名未满2周岁的小患者初配成功时,王胜猛然想起2年前的那个陌生电话,不免后悔起来,会不会因此失去一次生命的相遇呢?他忙放下手头的活,认真地听着工作人员一遍遍的介绍,迫切地询问着要怎么做。 “幸亏还有这次机会,虽然工作很忙难以请假,离得也比较远,但我愿意回淮南、回我母校所在的地方去履行捐献程序,困难我自己克服,这次不能错过。”王胜说。
辗转奔波一心为善
王胜的工作是电商运营,他负责7家店铺,要时刻眼不离屏幕,手不离手机,电话信息不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晚几乎要忙到零时过后,正常一个月才能休息两三天,遇到太忙时根本就无休,甚至白加黑地转。他反应快、性格好、勤快努力,工作认真负责,也很受老板的信任,担起了业务骨干。
但再忙他都与淮南市红十字会保持着密切联系,白天没空,总是忙完工作很晚了才能抽空与工作人员沟通,他特别关注着捐献工作的进展。2021年7月要做高分辨采样配型和体检,工作人员再次征求他的意愿,他果断地回复自己想办法抽空回淮南做。他提前安排好工作,带着手提电脑,晚上赶到淮南,次日一早完成高分、体检后直奔高铁站再赶回义乌,火车上也不忘操作他的业务,这样马不停蹄奔波忙碌虽然辛苦,但不耽误公司的事。